【訓練時是否聽音樂?】
最近有位培訓教練提了很好的問題:「真的要一直專注在姿勢上嗎?能放空嗎?或,可以聽速率相同的爵士樂嗎?」關於是否能聽音樂?該想什麼?放空還是專注姿勢?都是很多人提過的問題。這邊簡單分享一下:
先說頂尖選手在訓練時的心理狀態,在節奏跑、間歇、測驗與比賽過程中,他們隨時都在察覺自己的情況並加以微調,並沒有那個餘裕放空和聽音樂。
然而,心的穩定度、知覺的敏銳度、控制力,都是訓練出來的能力,一般跑者還沒辦法做到,所以不應強求他們。
放空、轉移注意力、聽音樂都不禁止。
但當我們所設定訓練目標上達成共識,有些跑者在某些階段就會覺得音樂聽不下去了,他/她們會覺得那是干擾,影響他/她專心跑步。這是自然而然的結果,如果他/她不再聽音樂了,那就是他/她更想聽身體的聲音了。也就是說,入門跑者在跑步時是聽不太到身體的變化的,他們只會覺輕鬆、累與不累等費力程度的變化。太極拳裡有「聽勁」一詞,要先聽得到對方的勁力才能做反應,所以「聽得到」是第一步,快速且正確的反應是第二步。但要練到「聽得到」,需要時間的累積,刻意練習則可以縮短訓練時程。
從另一個角度來看,有些人還無法把注意力一直集中在跑姿上,此時也不應強求一直專注在姿勢,這反而會使他們的跑姿變僵硬、變緊繃。剛開始時,轉移注意力,反而才能放鬆。這是階段性的問題。這也是一個人,從一開始把跑步這項運動當成一般的「耐力」運動,提升到一種需要集中精神,或甚至全神貫注才能令自己滿意的一種競「技」運動,而非只是操體能的訓練了。